2022年央视3·15晚会,照例又曝光了一批严重损害消费者利益的不法企业及行为。如“老坛酸菜”,是从外面收购来的“土坑酸菜”,“土坑酸菜”生产环境让人作呕,有的工人穿着很脏的胶鞋,一边抽烟一边干活;校园门口抽奖游戏横行,专坑小学生;网络直播虚假宣传;软件捆绑下载;等等。
这样的曝光,一方面是大快人心的,因为曝光让大众知道了某些企业、个人的不法行为,从而让消费者避开这些“坑”,而且,可以相信,这些企业、个人也会因为曝光而受到应有的处罚。另一方面,也让人焦虑。人们不禁要问:为什么这些问题恰好在3·15曝光,平时为什么没有发现,不是有监管吗?为什么这么严重的问题,只有在媒体曝光后,法律威力和效果才超乎寻常的好?
自新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以来,七天无理由退货等有利于维护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已经常态化,消费者的维权意识也明显提高。但是,为了追逐利益,不法企业或者个人铤而走险,罔顾消费者财产、生命安全的行为依然随时会发生。这也是市场经济固有的弊端,事实也在不断证明。很多违法行为,其内幕,因为专业、权限等原因,受损害的消费者是不知情的。
为此,除了央视3·15节目集中曝光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外,职能部门应该加强常态化的执法打击力度,而不是靠记者去发现“惊天大秘密”,特别是在食品安全方面。诚如有网友所言,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,那些“触目惊心”“不可思议”的侵权行为难道没有一点征兆,包括举报?可见平时加强监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。同时,也要严格执法,不搞双重标准。如“土坑酸菜”,是供应国内消费者的,而国外出口的酸菜则用标准化生产工艺。这种双重标准警示我们,在维护消费者权益时,必须严格执法,包括不能让违法企业以业务外包为由推卸责任;查处时不能只看规章制度是否贴在墙上。常态化高压监管,严格执法,“无情打击”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行为,是诚信社会建立的必然要求,是人民安居乐业的强烈愿望,也是社会稳定和时代的迫切要求。
但愿天天都是3·15,执法部门对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、坑害消费者利益或者甚至生命安全的违法行为毫不留情、绝不手软,从而让老百姓在衣食住行玩等消费中无后顾之忧,成为真正的“上帝”。
作者:周国梁编辑:黄靖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