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月18日,合肥师范学院副教授陈宏友前往庐江中学进行感恩主题演讲,在PPT无法正常打开的情况下,先讲了一些内容,“其输出的价值观大多和功利性相关,其中不乏一些低俗的内容”。一位在座同学上台拿过话筒并反驳,引发全场听众热烈反响。合肥师范学院当晚就对陈停课处理,将视调查情况作进一步处理。(澎湃新闻 2月19日)
陈宏友翻车后,一时间舆论甚嚣尘上。多少人倾向于支持上台的学生,认为其三观正,敢作敢为,陈的观点是误人子弟;也有部分网友认为学生上台“抢”话筒,有违师道尊严,剥夺了陈的言论自由,对陈的处理会让知识分子寒心,甚至把学生的行为可能带来的后果与“白卷英雄”相提并论。
我们应该非情绪化、宏观全面地看待此事件。这是一次励志讲座,对象是三观形成时期的中学生,他们对教授是尊敬和仰视的,所以理应用正确的观点来引导启发学生胸怀大志,有社会责任感。陈却说读书就是为了赚钱,成绩好的人要找外国人结婚,才可以发挥基因“杂交”;如果考了美国的好大学,就可以选择全世界的好男人和好女人。这些话语与其说通俗接地气,不如说低级趣味不合时宜,容易误导学生。而且陈说的话即兴的,自由随意放松,这种状态最能透露人的真实想法,也让人对其思想与其地位身份是否匹配产生质疑。反观学生的回应,“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读书。”理直气壮,平等辩论,呼应时代。这样的场景下,“抢”过话筒并不违和,是平等交流,与损害师道尊严无关。而且,作为经历过中国曲折历史和改革开放的国人,是非观自有一杆秤,不会把该学生如“白卷英雄”般盲目吹捧,也不可能因为陈被“抢”话筒而做出让知识分子心寒的事,况且陈也不能代表知识分子群体。
本来是教育学生的,结果被学生教育。当下的中国,正在伟大复兴的征途上,需要自信,尤其需要青少年的认同。“青年强,则国家强”,在这件事情上,上台学生的行为合情合理合法,是正义之举,民族的希望,值得点赞,不必上纲上线,过度解读。
作者:周国梁编辑:黄靖芳